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愁悶欲何如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把心關在門內,未必一定會悶;只要懂得自我調適,或轉移情緒,或自尋樂趣,或安分隨緣,乃至寧靜致遠,把這顆心安定下來,不隨門外動靜而浮躁焦慮,自然就會性靜情逸,不致於心動神疲、悶悶不樂了!

人一發愁,常感到心裡很悶,俗謂之曰「不爽」。 悶,依字面看,是心關在門內,不能出門去透透空氣,所以會覺得很悶。因而這個字的重點在「心」,而不在「門」;要翻字典,必須查「心」部,「門」字部是查不到這個字的。 其實,把心關在門內,未必一定會悶;只要懂得自我調適,或轉移情緒,或自尋樂趣,或安分隨緣,乃至寧靜致遠,把這顆心安定下來,不隨門外動靜而浮躁焦慮,自然就會「性」靜「情」逸,不致於心動神疲、悶悶不樂了! 一般說來,每個人幾乎都有過苦悶、愁悶、憂悶、煩悶、沉悶、悒悶、鬱悶等等經驗;這許多悶,其來源不外三方面,其一是外在氛圍的影響,屬於精神心理上的侵襲,如恐懼、危疑、委曲、妒忌…,其次是內在心身的感受,屬於生理性格上的投射,如孤寂、艱困、病痛、失意…,還有第三方面,是無緣無故自己會萌生悶氣,嘟著嘴、皺著眉、板著臉,好像所有人都對不起他,害得他經常悶悶不樂。 人生過程中,有時雖然遭遇到不如意的事故,如果調適得宜,反而可能化阻力為動力,譬如貧窮堪以礪志,危殆正好練膽,而苦悶亦可爆發靈感。 佛洛伊德就說過:「藝術之來源乃由於生活苦悶。」他認為苦悶者以專注心力從事研究創作,藉以發洩,換取快感,因此「哲學乃苦悶之理性化,宗教乃苦悶之行為化,藝術乃苦悶之象徵化。」 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先生失意時,成就︽離騷︾、︽九章︾等曠世佳構,最後更懷抱滿腔愛國孤憤投身汨羅以明志,完成其偉大人格。日人廚川白村在所著「苦悶的象徵」一書中亦予闡揚。據此,則苦悶、鬱悶並非壞事,端看如何發洩了! 白居易詩:「宅小人煩悶,泥深馬鈍頑。」這是因不得志而煩悶。宋人姚合詩:「一官無限日,愁悶欲何如?」這是做了官而愁悶。活在現代的人,同樣地,不論貧富貴賤,都有苦悶籠罩在頭頂上,揮之不去,該怎麼辦? 如果能夠像佛洛伊德所說的那樣,藉苦悶為動力,朝特定的方向發洩,也許真的可以化悲憤為力量;要不然,就把「門」敞開,將「心」躍出門外,一切海闊天空,風清月朗,何必硬把自己的「心」關在「門」內呢?(點閱次數:834)